分类 随手一拍 下的文章
山西大同肤浅一观
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个研学班,在大同周边闲逛几日。
先放图。轻装出行,没有带相机,手机随便拍的生图:
云冈石窟大佛,这个只是大。其实更有特色的,应该是石窟中间套石窟,以及琉璃的佛眼。
云冈石窟建筑,也很有味道。
应县木塔,可为经典。
华严寺建筑局部,得知房顶的那玩意儿叫“鸱吻”。
既然是来研学的,那就装腔作势画一画。
老父亲和他的小儿子。
雁门雄关。
悬空寺远景,惊叹。
我不入流的速写画作。
土林。
土林的标志性建筑——保龄球。
土林里研学的孩子
中国雕塑博物馆。
毕业季:拍下这张照片,便跃入人海
五月的校园
又是一个五月,临近毕业季。校园里绿意葱茏。
腊月二十八的校园
腊月二十八,今年过年没回老家。明天就降温了,今天趁着暖和,逛逛校园。
体育场,阳光投射出好看的影子。
三餐,放寒假,早早就关门了。
校园巡逻的小白车。
鸭子。
排队的鸭子。
发愣的狗子。
狗子们。右边两只在交流什么。
前几天结的冰,这一块湖面还没融化。
半边脸大嘴猴。这是什么时候飞上去的风筝,叶子落完了,显出它的存在感。
古法杀猪,年味来了!
这张照片是在鸡公山做茶、做民宿的朋友拍的,很有氛围感。我略作修饰裁剪,年味来了!
越是天寒,落日越红艳
2022年12月2日,冬寒逼人,但暮色红艳。
疫情封控初解,但行人寥寥,天寒岁暮,多守家中。
隔窗拍摄,隐有晕影。
龙子湖边半日闲
今天是个暖冬,带着孩子到龙子湖边休闲。
龙子湖边的人是越来越多,尤其是周末,加上这两年户外露营热,天气好的时候,很多人都拖着装备来过周末。
但是令人不悦的是,有一些人没有和人保持安全距离的习惯。可能是周末人多,想找个好的休闲场地不容易,但是即便如此,也不该在疫情之下,到距离别人三五米的地方支摊子。但是遇到这种人也没办法,只能敬而远之。
揽尽青山作画屏,拾来黄叶当壶承。
只可惜,晚上小区就通知,发现核酸有一管异常。明天虽然继续暖冬,但是估计出不去了。
暖冬龙子湖
去龙子湖,首先要经过秋实街。银杏树叶还没落,正式一年中秋实街颜值最高的时候。
这个世界的龙子湖,芦苇是主角。
天色暗沉,金光浮波。
这些野鸭子,生活太逍遥。
偷拍的美女(无恶意,侵删)。
偷拍的娃。
秋天比春天颜色层次更丰富,就是因为这些暖色调。
秋末冬初的下午,去看黄河
秋末冬初的黄河,孤独的鹳鸟。
黄河大桥,两只鹳。可惜没有再长的长焦镜头。
看河的人。
通往黄河的公路。
回来时,经过秋实街。秋实街的银杏树虽然不大,但是调调是有的。
就喜欢长焦镜头的压缩感,智慧岛的写字楼看起来近了很多。
校园暮晚随拍
校园,渐行渐远的秋
纵然iPhone拍照已经是手机中的天花板,但是手机就是手机,算法的优势有时也无法完全弥补底小的劣势。不过我虽然对画质有要求,却无法时时刻刻把相机带在手边,手机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抓住想留住的瞬间吧。
阳光晴好,银杏真是金秋的最好表达。
秋叶静美
教科楼日出,其大道满霞光
校园的秋色,竟然要这样来看
10月31日,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,天气很好。校园里阳光明媚,树影婆娑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
只是,校园出现疫情,实行封控,原有的值守老师不够,从今日起,校外的志愿者老师进入校园。
校园里秋色静美,如每一个秋。只是,什么时候疫情才能散去,我们能够得到真正的秋之静美呢?
一条冬勤街,两侧繁华似锦
热爱春天
汉飞金沙国际的阳光
再回郑大
2月9日,中午在张浩那吃饭吃到近三点。然后我们去古玩城买了几本旧书,出来时已经5点半了。天色不早,可实在太想念母校,于是我与众哥毅然乘车往高新区奔去。
车里的我们。脸上是期待的表情。阔别半年的母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