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生的地方都是风景
临时告别城市的喧嚣,来到临海的农村小住些时日——听上去很舒服,但事实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,因为来这里是工作不是赋闲。
说是在海边,但距离海岸线也有几十公里,所以既听不见海啸,也看不到海潮,风里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咸味,还有就是饮用水里带着一些涩味。
住的地方是田野里的一个大院子,两排砖房,有二三十间之多。房子不经常有人住,所以没有门窗,只好自己用塑料布给钉上,摆上几张床和几张简易铁皮桌,拉上电线,就成了临时的住所。还好门前有个水井,用大白塑料桶盛了水供日常用。门前用细石条撑起铁丝,就是晾晒衣服的地方。虽然简陋,但一些似乎都还算方便齐全。
出了院子的大门,就是田地了。大多数种植的都是棉花,一整块的地里灰褐色的茎叶上托着星星点点的白花,就像天上布满了星星。正是收获的季节,就有妇女们用白布裹住了头(我理解是为了防止棉絮钻到头发里),三三五五地散落在棉花地里。看到这个场景,我突然想起茅盾的《风景谈》来:“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起板的一面,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,就完全改观,难道这不是"风景"吗?自然是伟大的,然而人类更伟大。”
陌生的地方都是风景,在这不甚舒适甚至有些贫瘠的环境里,生活似乎比平时更让人有所体会。每天早上起床,到野外去跑一小圈,呼吸新鲜的空气;上午下午办公也比较随意,或者坐车到周边去,或者就在房间,很多时候没有要紧的事情,可以拿个折叠凳,坐在门口晒太阳;到傍晚,到田野里散步,感受久违了的泥土的芬芳,由此及彼想起老家的土地来;晚上玩玩电脑,间或喝点小酒,熏熏的早早睡了。一天的时间,缓慢平淡,可以说是对平常紧张生活的一种舒缓,也让人能真正放松安静下来做些思考。
真的不能算是旅途,只是例行的工作,但还是要看心态,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平日里不常感受的环境、生活,当成是一片美丽的风景。若干年后,当我失去了这样的生活,它还会成为美丽的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