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

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受——

某个黄昏,暮色四合,看着外面的景物,本身与平时并无二致,但是就会突生苍茫之感,一种惆怅、寂寥的感觉涌上心头。

这种感觉很平常也很奇怪,它不是难过,也不是思乡。产生这种感觉,与当下的心境其实并没有大的关系,并不是说这一阵子事业生活不顺利,也就是说这种突生的感觉,与整体心情无关。

我认为,这是人类进化的烙印,写进基因里的愁绪。

远古时代,人类不像现在这样有较好的生活条件,还要为生存而奔忙,出去狩猎的男人、采摘的女人,一定要在天色黑下来之前回到他们居住的洞穴,否则风险就会大大增加,黑夜中太多的不确定的因素。

所以,暮色四合,就是回家的信号。日落,这种太阳与地球之家的这种相对位置关系,在千万年的进化中,给人类的基因打上了烙印。

很小的小朋友,刚出生的宝宝,会有一种无缘无故的哭闹,也多发生在黄昏时间,人们常常称之为“黄昏闹”。我觉得也是这种原因。

谈谈我的个人观点:

1、大家对西药不能乱吃已经有基本认知,但是对中药还缺乏足够的敬畏。现在网上传的各种药方、各种预防方层出不穷,有的是真的,有的纯粹是胡扯,挂上“XX主任医师推荐”“XX国医大师开方”的字样,对此很多中老年朋友特别相信。我就想说一句,“你亲眼看到国医大师给开方了?”即便是国医大师开方,每个人情况也不同,所以不要随便选用,如果自己没有中医基础知识,那么可以请教专业人士。

2、关于退热。有的人一说清热,就开始用大寒的药物硬刚猛怼,结果热退下去了,身体也整坏了。还有的走另一个极端,看到网上人家说不能一味清寒,要用葱姜煮水就赶紧尝试走起。这二者都不能简单选用,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症状,看自己的体质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矛盾的特殊性,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基本观点。

3、关于饮食。我身边的一名中医大夫自己亲身经历,发热那一两天以大米汤为基本饮食。我非常赞同,米汤这东西能提供大量的津液,对发热中的人体是很好的补充。我爱人观点就和我不一样,认为米汤没营养,认为大米都是碳水化合物。现在日常流行吃杂粮,反而真正煮白米稀饭的人不多了。我不懂里面道理,但是白米稀饭有白米稀饭的好处。现在网上都在喊着发病了一定要吃高蛋白的东西,补充营养。但是实际上,我觉得发烧的时候,是没有什么胃口去吃肉蛋奶的。在我们的记忆中,病了就是要吃清淡点,我认为这里面有大智慧。至于补充营养,应该是身体状况逐步恢复后的下篇文章,这个时候身体也有能力去消化肉蛋奶了。

所以,归根到底:不能迷信网上的观点,不懂就问医生,更不要以讹传讹。

新冠到这个阶段,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。我说这个,并非指它的症状轻重,而是说在人类的医学经验中,它和其他瘟疫本身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。中医这几千年积累的经验,是站在人体与自然相处共生的角度,早就给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。